2024海南自学考试00466进步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三)
皮亚杰的4阶段说(道德品质阶段)
1、自人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
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1、前世俗水平1、服从与惩罚的对象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2、世俗水平1、社会风俗的定向2、铁序和法规定向3、后世俗水平1、社会契约的定向2、良心和常见原则的定向
导致品德不好的主要有主、客观缘由:1、学生品德不好的的客观缘由1、家庭方面(1)爸爸妈妈的过分娇纵、迁就(2)爸爸妈妈对子女的需要过高(3)父母的教育方法办法不一至(4)父母缺少表率用途(5)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
2、学校方面3、社会方面2、学生品德不好的的主观缘由1、缺少正确的道德观和道德信念2、道德意志薄弱3、受不好的行为习惯的支持4、性格上某些缺点5、某些需要没得到满足
收获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防止失败的动机组成。
奥苏伯尔有关收获动机的关:
1、认知内驱力2、自我提升的内驱力3、附属内驱力
归因理论:从结果来讲解行为动机的,它的理论价值与实质。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学习动机的形成(论述)1、学习动机的形成1、学习动机可以由外部条件激起2、学习动机可以由内部需要转化。2、学习动机的变化1、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2、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相结合3、主导性学习动机与铺肋性学习动机协调用途。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学习动机的培养:
1、远近性学习动机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2、创设问题情境以激起求知欲3、充分借助反馈与评价有哪些用途4、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5、合理拓展学习竟赛活动6、引导学生对学习春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学习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