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南自学考试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三)
1、简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的意思。(P65)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好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好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好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2、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归因理论觉得,大家在对自己工作的成功或失败是什么原因进行判断时,不一样的人对我们的行为结果会从不一样的方面去考虑。个体对成败缘由的判断可总结为三个维度和四项原因:三个维度是缘由源、稳定性、可控性;四项原因是能力、努力、任务困难程度、运势。个人对其成败缘由的总结剖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不一样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教师应知道学生对成败的归因方法,并依据归因理论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积极的影响。在传授常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帮助他们形成“努力归因”,即适合的努力可以致使成功。
3、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怎么样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肯定困难程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知又不可以单纯借助已有些常识和习惯的办法去解决,这个时候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级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一般使用以下两种办法:一是言语提问,即在教学中,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程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二是活动方法,即让学生参加肯定的活动,使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问题,以激起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4、简述麦克里兰德的收获动机观及意义。
麦克里兰德从宏观的角度试图论证收获动机与经济进步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社会成员的收获动机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的速度的快慢。他依据儿童读物、传记文学的评定结果,显示出当年的社会收获指数与后来的经济进步水平之间具备非常高的有关系数。麦氏的收获动机理论觉得,激起和培养儿童的收获动机水平,不只能够帮助个体的收获进步,而且对社会的进步也有着巨大的推进用途。无论从最近、远期的利益,还是个人的进步和国家的需要角度来看,教师都肩负着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5、简述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论的论点。(P71)
(1)求成的动机、成功的期望值、成功的因素价价值三者数值越大,则争取成功的行为趋向也越强。
(2)成功的期望值和任务的困难程度大小密切关联,任务越难,成功概率就越小,任务越易,成功概率就越大。
(3)当两个人所处的任务困难程度和因素价值都相同时,求成动机越高者就越大概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
6、简述阿特金森的收获动机观及意义。
阿特金森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收获动机的实质、动机的发生和进步等问题的。他觉得,动机是个体在早期日常所获得的潜在的、稳定的人格特质。个体的收获动机都是由追求或期望成功与回避失败两种相反的动机组成。所以大家在完成任务时,都同时存在着争取成功和回避失败的两种行为趋向,只不过程度上各有不同而已。一个人在特定的状况下到底采取何种行为方法,取决于争取成功和回避失败两种趋向的合成。这一理论把大家的行为趋向和收获动机看成仅仅因为内部原因激起而来,而没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收获动机有哪些用途,是不健全的。不过这一理论对于讲解与预测大家的收获行为还是有肯定用途的,同时对推进大家进行深入地研究,编制出各种新的测量工具以讲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也具备启发意义。
7、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P62)
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既有不同又有联系。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学习动机则是促进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某种动因。其关系表现为:
(1)动机与目的具备不可分割的关系,有动机必有与之相随着的目的,反之亦然。
(2)动机与目的又有不同,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
(3)动机与目的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而是错综复杂的。
8、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非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好水平,此时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越了顶峰状况,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肯定的妨碍用途。由于动机水平过强,会导致大家内心过度焦虑和紧张的状况,以致干扰了正常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
9、请剖析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引导起和保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哪个方向某一目的而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这肯定义明确告诉大家:
(1)动机是大家从事某种活动是什么原因,是推进大家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肯定的目的或对象。
(3)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之后,并不可以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要继续发挥其用途,即保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哪个方向某一目的进行。
(4)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一个“中间变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