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南自学考试06049心理学导论复习提纲(3)
第三章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肯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包含外部世界的物体或现象,也包含大家自己的心理或行为。
2)注意的指向:是指心理活动对肯定事物的选择。
3)注意的集中:是指心理活动聚焦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离开所有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4)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备方向和强度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是注意的特征。)
5)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和某人谈话时,可能完全注意不到别的人在怎么说,但倘若在房间另一边有人提到你的名字,你可能就会觉察到。这说明未被注意到的信息并不是完全被阻断了,假如信息的内容变得与你有关时,你还是会注意到的。这种现象被称作“鸡尾酒会效应”。
6)注意和心理过程的关系:第一,注意是认知、情趣等心理过程所必不可少的随着状况。第二,任何心理活动的进行都不能离开注意的保持和调控,一旦注意发生转移或分散,相应的心理过程就会随之中断或改变。
7)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4.整理功能。
8)注意的外部表现及生理变化:
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9)注意的类型:依据产生和维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与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预定目的,也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是什么原因:
1.刺激物的特征(包含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人本身的状况(包含需要和兴趣、情趣状况、)
10)有意注意:和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肯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特点:目的性、意志性。
11)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
1.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进行实质操作4。对注意进行监控。
12)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可以由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转换而来。
可以自动进行的行为都是有意后注意。
13)注意的品质包含: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紧张度3.注意的稳定性4.注意的分配5.注意的转移。而且都能在教学中非常不错的运用。
14)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了解把握的对象的数目,又称注意的范围。影响注意广度的原因有:
1.知觉对象的特征2.常识经验。
15)注意的紧张度:是指心理活动集中于某个对象的程度,这是注意在强度上的特点。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点。
17)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一样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是可以分配的,但分配是有条件的:第一,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其他都已经达到了相对“智能化”的程度。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需要有肯定的联系,或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
18)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的、飞速准时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是积极地行为,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是消极的行为。
19)注意力缺少综合症(简称A.D.D.多动症),其特点是1.活动过度2.冲动3.漫不经心。
20)怎么样借助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将讲授的东西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起来。
2.将需要学会的内容加以突出,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
3.降低无关刺激对教学活动的干扰
21)怎么样借助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让学生明确学习计划
2.借助间接兴趣提升注意力
3.做中学
22)怎么样借助有意后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打造宽松的课堂环境
2.深入浅出,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活动中说明原理
3.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
23)注意的转化可以环境2种:递进式转化、交替式转化。
递进式转化:是指注意的形式从无意转向有意,从有意转向有意后。
交替式转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几种注意形式一同参与、不断交替进行。
24)注意的最好状况:有意后注意。这种注意有肯定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是一种既放松又专注的注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