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和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也飞速由贫穷走向富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大家也看到了许很多多的80后、90后的迷茫、彷徨、抱怨和仇恨。这所有表明,伴随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幸福指数却在减少。为何会出现这种态势呢?我的感受是他们缺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
安居乐业最早源于《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意思是指安定愉快的生活和劳动。其英文解释是live in peace and work happily。近代以来,所谓安居乐业,更倾向于安定的居住,开心的工作。80后、90后之所以感到迷茫、彷徨、抱怨和仇恨,是由于他们所追求的安居乐业,只不过一个非常遥远的梦,是一个水中花、井中月。
原来,大学生刚刚毕业,爸爸妈妈可以东挪西借的帮着买套不大、但舒适的房屋。但伴随房价的不断暴涨,大学生买房难成了一个让人恐惧的但有不可以逃避的现实问题。也有家庭条件好点的,帮孩子凑个房屋首付,然后这类80后、90后就幸福的当上所谓的房奴。凭借那点可怜的薪资,背着房屋艰难的爬行。这段经历起码要十五年,甚至二十年。这期间他们不敢失业,即便是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也要苦苦挣扎。大约四十五左右,我们的孩子又要买房,结婚。这样反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还有些大学生根本不敢奢望买一套我们的房屋,由于他们既没爸爸妈妈的资金支援,自己也整天处于失业的境地,只能靠租房生活。这就是所谓的不可以安居。
安居是乐业的首要条件条件。没安定的居住条件,乐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伴随大学生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也就成了不争的事实。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准时就业了,也会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于是,他们就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担忧随时被解雇。因此,社会上就出现了一大量所谓的啃老族,80后、90后就是其中的大队人马。这就是所谓的不可以乐业。
其实,80后、90后的孩子们要的并不多,他们只期望可以安定的居住,开心的工作,可以吃得香、睡得甜。他们何尝期望自己成为啃老族?他们期望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换来我们的信心,换来父母的安心、换来的社会的放心。叫人们安居乐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直接面对而不可以逃避的问题。
相关文章推荐